欢迎来哈美顿(上海)实验器材有限公司!我们将为您提供周到的服务!
技术热线4000-826-886
产品分类

Product classification

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延长溶氧传感器寿命的五大关键维护策略

延长溶氧传感器寿命的五大关键维护策略

更新日期:2025-08-18      浏览次数:241
  溶氧传感器是水质监测、工业过程控制及生物反应过程的核心设备,其寿命受膜材料老化、电极污染、机械损伤等因素影响。通过科学维护可显著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,降低更换成本。以下是五大关键维护策略:
  1.定期更换透气膜,防止膜层失效
  透气膜是溶氧传感器的核心部件,其性能直接影响测量精度。长期使用后,膜层可能因化学腐蚀(如强酸强碱环境)、机械磨损(如水流冲击)或生物污染(如微生物附着)而失效。建议每3-6个月更换一次膜层,若在恶劣环境中使用(如高盐度、高悬浮物水体),需缩短至1-2个月。更换时需使用原厂配套膜片,避免因膜厚度或材质差异导致测量误差。
  2.清洁电极表面,避免极化层积累
  电极表面易因氧化或污染物沉积形成极化层,阻碍氧分子扩散,导致响应迟缓。每周用软毛刷蘸取去离子水轻刷电极表面,去除附着物;若污染严重,可用5%盐酸溶液浸泡5-10分钟,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。注意避免使用硬物刮擦电极,防止损伤催化层。
  3.规范校准流程,减少频繁操作损伤
  频繁校准会加速电极老化,建议根据使用场景设定校准周期:实验室环境每2周校准1次,工业现场每1个月校准1次。校准时需使用新鲜缓冲液,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,避免因校准液交叉污染或温度补偿错误导致电极性能下降。
  4.控制使用环境,规避条件
  溶氧传感器对温度、压力及化学环境敏感。长期暴露于高温(>60℃)、高压(>0.5MPa)或强腐蚀性介质中会加速膜层老化。使用前需确认传感器量程是否匹配环境条件,例如,在海水监测中需选择耐盐型传感器,避免因氯离子侵蚀导致膜层破裂。
  5.定期活化电极,恢复催化活性
  长期停用后,电极催化层可能因失活导致响应变慢。停用前需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,晾干后存放于干燥环境;重新启用前,将电极浸泡在0.1mol/L氢氧化钠溶液中24小时,或施加0.8V极化电压活化1小时,可有效恢复催化活性,延长使用寿命。

哈美顿(上海)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25 版权所有

ICP备案号:沪ICP备2021011148号-1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  总流量:497276  网站地图

在线交流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021-61646567

微信公众号